為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提高研究生的學術能力,金融學院研分會將給大家定期帶來“學術小課堂”系列分享,和大家分享學術知識。接下來,讓“小課堂”伴我們前行!
本期主題:“院長訪談”
為幫助金融學院2021級研究生明晰研究生期間的學習規劃,特邀請金融學院院長桂荷發為廣大新生答疑解惑、指導學習規劃。
時間:2021年11月14日
地點:金融學院翼珍樓
采訪人:金融學院研分會學術部左碧晨
被采訪人:金融學院院長桂荷發
Q1:在研究生期間,對新生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桂院長: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研究生是學校要培養的高層次人才。如何培養呢?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我們目前遵循的是價值塑造、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的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同學們在學習期間,也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來思考和實踐。首先是價值塑造,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這要求同學們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刻苦學習,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我想這就是同學們應該塑造的價值觀。對于未來的金融從業者,我們還強調要樹立做“好的金融”的理念,“好的金融”應該能夠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能夠推動科技創新;“好的金融”應該能夠幫助普羅大眾改善生存狀態;“好的金融”應該能夠幫助人類應對諸如氣候變化等全球性難題。
其次是知識學習,一方面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強化對研究方法的訓練,開展研究性學習,養成思考的習慣,增強理論的勇氣,相信邏輯的力量。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欣賞未知世界的美麗。
最后是能力培養,一要通過論文報告等多種途徑來提升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二要通過撰寫學術論文、案例或者課題報告等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三是要鍛煉提升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從紛繁復雜的現實和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四是要提高抗挫折能力,在讀書期間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是人生長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沒有什么跨不過去的坎。五是要增強身體素質,找到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并長期堅持,保持充沛的體力和健康的心態。
Q2:在研究生期間,如何發現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呢?
桂院長:
我個人對所帶研究生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一年級和二年級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生都要參加每周一次的論文報告會。我的基本安排是第一個學期,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權威期刊的論文,開展深度閱讀并報告(權威期刊目錄可以參考學??蒲刑幪峁┑哪夸?,強調報告論文要來源于權威期刊);第二個學期,開始著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選題,報告自己的研究計劃和研究進展,獨立或合作撰寫論文包括案例;第三個學期圍繞畢業論文選題,報告自己的研究計劃和研究進展,撰寫能夠發表的相關學術論文或者案例。經過這種訓練,即使最后沒有發表學術或案例論文,但完成學位論文也是沒有問題的。這么多年的實踐表明,這個模式還是比較有效的,不僅有助于學習和研究,還增強了同門之間的友情。這個訓練過程,就是不斷發現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同時提升研究能力的過程,同學們可以借鑒和參考。
至于如何選題,一是要關注日常的財經新聞,尤其是深度分析報告,從中挖掘和提煉有價值的問題;二是大量閱讀文獻,從中發現有意義并且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三是利用寒暑假,開展一些調研活動,從現實中挖掘選題??傊?,要做有心人,多閱讀、勤思考、愛鉆研,關注社會,關注現實。
Q3:在研究生期間,如何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呢?
桂院長:
研究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現問題、提煉研究主題的能力。這要求同學們既要加強理論學習,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關注現實、大量閱讀文獻,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從文獻中提煉問題。二是運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能力,這要求同學們一方面要加強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另一方面要加強計量軟件的學習和運用,一定要學會、掌握甚至精通一種計量軟件,比如STATA。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干中學是比較好的選擇,同學們一定要嘗試完成從選題到寫成一篇學術論文或者案例的整個流程,不僅要坐而論道,更要實際行動,干中學、干中悟。
Q4:在研究生期間,有許多講座和學術會議,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活動?
桂院長:
學校應該是做學問、出思想的地方,講座和學術會議是激蕩思想、傳播新知識的重要載體,豐富多彩的講座以及學術會議對于繁榮校園文化,活躍學術氣氛,鼓勵理論研究和學術創新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個人建議同學們只要時間不沖突,還是盡可能參加,并且不要局限于學院的講座或者會議,一場講座對個人帶來哪怕一兩點啟示,也是不小的收獲。
注:本文文字及圖片均轉載自江財金融學院,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