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李同學
教務老師:晨星老師
讀研教育為了幫助2022年備考國考的同學提高學習效率、調整學習狀態、進行高效備考,特邀請2021屆優秀學員李同學為大家分享自己的備考經驗,以下是讀研教育網為各位同學整理的訪談內容:
大家好!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
第一、思想上要重視考試。
我們要在開始的時候和馬上要考試的時候,盡量讓自己有一個平穩的心態,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復習,最后做到胸有成竹的心態。而不是對考試、復習感到焦慮、束手無策。
我所有的事情在備考前的三個月都要為這次的考試讓路,因為我們都是在職人員,可能有些事情我們必須去做,這種情況我就會隨身帶一個書包,書包里裝著電子類產品、教輔類書籍、筆記本、各種顏色的筆,這樣的話可以保證我隨時隨地把課堂搬到這兒。不論是聽視頻課程、考試、做練習,還是背誦、翻筆記,我能保證隨時隨地都能學習。比如說我在帶孩子的時候,無論是在培訓班的門口、廣場、戶外草地上,我都會隨時隨地地學習,哪怕是1分鐘、2分鐘的時間,一定要把這些零碎時間利用起來。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其實這些零碎時間學習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第二、有適合自己的計劃,并落地實施。
我是2005年大學畢業,在大學里英語只過了4級,我的英語水平相對來說是比較差的,而且這十幾年我沒有接觸過英文,所以基本上是從零起步。像我這種基礎的話,當面對考試的時候,我給自己匡了兩個大框。
1.我很業余,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
跟讀研教育比起來,我是非常業余的。如果我想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復習進度和備考計劃要想完成好的話,就必須找專業的機構、專業的老師來幫助我、輔導我。針對我的情況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開始復習的第一天就參加了讀研教育的輔導班。
2.重視備考。
我覺得我的備考受益很多的就是我的計劃,從第一天開始一直到臨考前,一直堅持給自己做計劃,我的計劃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長計劃,一部分是短計劃。長計劃就是,比如說臨考前三個月,每個月我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狀態,主要學習內容是什么?側重點是什么?臨考前兩個月和一個月,復習重點又是什么?這些我都會捋清楚。
當大的框架建立起來之后,會制定短計劃。比如說,我的第一份短計劃就是讀研教育的視頻課程。我今年是報了兩門課程:英語和工商,我會把這兩門課程的每一節課全部列出來,時長是多少?重要難易程度是多少?我的基礎是什么樣?需要用多長的時間看完?我會把這些羅列出來,然后計算每天需要多長時間來進行學習。最后算出來,大概是每天需要4-5個小時。算出來之后,我會根據這個時間去嘗試能不能完成,后來我發現效果還不錯。比如說我把點滴的時間全部利用起來,在工作日的時候可能只能學習2個小時,欠缺的時間我會利用周末的大塊時間補回來。
當我們要做的事情用文字的形式很詳細的羅列出來,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坐標在哪里?我們離學習目標還有多長時間?當我們做好當下的時候,這個過程就像是把珍珠串起來,自然而然的形成一條項鏈。例如我臨睡前最后一件事一定是學習,我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也是學習,把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都利用起來。
針對考試,我覺得學習量還是挺大的,因為老師安排的講課內容挺多的,我們一定要按照老師的講課內容逐個去聽,特別是英語。當把整個視頻課程聽下來之后,我們會對整個英語卷子的考點和難易程度、題型會有所了解。老師講課的時候,視頻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內容遠遠要比課件多,要認真地做好筆記,我大概用了三個筆記本。
在做筆記的時候要注意幾點:
第一,要保證看到自己的筆記,知道筆記做的是哪個章節、哪個點的知識、知識點和考點的聯系在哪里?
第二,當我們第二遍看這個筆記的時候,要認識自己的字。
當我們做筆記的時候,字不能太潦草。在臨考前2個月、1個月的時候的時候,會發現時間非常地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筆記來輔助我們去找重點。我們在找易錯點、難點的過程,其實就是把書讀薄、再讀厚的過程。首先,要做到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學習;另外計劃能夠支撐我們的時間變得清晰,其次是在這些計劃和時間的指導下,能夠保證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腳踏實地的,并且能夠找到曾經踩得腳印,再針對這些重點、薄弱點加強復習、練習。
第三、心態要好。
其實成年人的記憶是非常差的,我在作文方面就體現出來了。我是在臨考前的1個月開始著手背誦范文的,我背誦一篇范文用的時間超乎了我的想象。我要完整的把一篇范文背下來,然后再默寫下來,基本上需要花費一周的時間。但是我沒有氣餒,我就每天很平靜地背誦范文,比如說這篇范文需要20分鐘-30分鐘的時間,那我每天就安安靜靜地去背,直到有一天可以很流利地把這篇范文默寫出來。為什么會有一個好的心態呢?因為前期的這些基礎工作是我們考前心態好的保障,因為我們很清楚自己付出了,知道自己曾經走過什么樣的路。
第四、根據讀研教育輔導班制定的學習進度進行實施、備考。
如果國考是一座小山或者一個坡路的話,那么讀研教育就是教練。如果希望能夠快速的通過這座小山或者破路,讀研教育的專業技能夠幫助我們很順利地邁過這道坎。其實有了輔助工具,并且按照計劃落地實施,任何事情都是輕而易舉的,因為到那個時候是水到渠成,不再是很高很高的一座山。等你再回頭看的時候,其實它只是一段路而已。
謝謝大家!
本文為讀研教育真實學員采訪案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